189-8377-2766
前期能夠追溯到2003年,在這一年有兩件作業對其樹立影響巨大。其一,2003年11月26日,我國聽力醫學展開基金會梁濤創會會長向衛生部提交了一份聽基會(2003)15號 “關于規范我國聽力康復醫療商場的主張” ,為助聽器驗配師作業的誕生拉開了前奏;其二,同年11月,我國聾兒康復研究機構啟動了 “WHO聽力阻礙預防與康復協作機構”請求作業。
通過為400名聽力阻礙兒童服務,樹立規范的助聽器供應服務、專業技術培訓形式,能夠把康復教師培養成助聽器驗配及供應服務專業人員,它意味著需要把非聽力學專業人員培養成助聽器驗配師,以處理聽力學專業人員匱乏等問題。與此同時,也向其時的職業專家提出了兩個棘手問題:一、在一個沒有助聽器驗配師的國家,怎么進行聽力學服務;二、怎么讓我國聽力服務人員更加專業化,并得到國家認可。
開始先將“助聽器驗配師”進行專業界說:根據聽力阻礙者聽力狀況,運用聽力學相關知識,結合患者的個性化心思、社會需求,擬定聽力擴展計劃,為患者選擇和調試合適的助聽器,并進行效果評價和后續聽力康復服務的專業技術人員。
事實上,我國聽力學一直隨同我國聾兒康復一同展開,雖然有必定的展開基礎,但就助聽器驗配師而言,還需要一個“名分”。不僅如此,這項作業國內需求大、與國外水平距離大、其驗配進程又相對復雜,亟需專業人員并得到國家作業資歷的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