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377-2766
助聽器授話器也有共振頻率,電共振、機械共振、聲共振都會影響授話器的共振頻率。如授話器聲管的原料、長度、直徑的改變都會影響共振頻率,添加聲管的長度、減小聲管的直徑,會使授話器的頻響移向低頻。因此,授話器頻響特性的曲線的測量得要規則聲管的長度、直徑等查驗方法。
1.授話器頻率照顧與助聽器頻率照顧的聯絡 因為現在助聽器的放大器、麥克風的頻率照顧寬度均能滿意200Hz~8KHz的要求,因而助聽器的頻率照顧寬度首要取決于授話器的頻率照顧寬度。
2.耳背式助聽器授話器的頻率照顧 大約在1KHz、3KHz、5KHz呈現3個共振峰。這些共振峰首要是因為傳聲管引起的,包含在助聽器中的短管、耳鉤、以及與耳膜相連的活絡的管道。這些管道的總長度有70多毫米。
3.耳內式、耳道式、深耳道式助聽器授話器的頻率照顧 耳內式、耳道式、深耳道式助聽器授話器的頻率照顧只需兩個共振峰,一個在2.2kHz~3kHz,一個在5kHz。授話器在2.5kHz~3kHz有共振峰是很志向的,它可以補償因為助聽器插中聽道后改動耳道的殘余容積所發生的高頻丟掉。助聽器不同的共振頻率可以通過運用不同類型的授話器來完結,授話器與適宜的傳聲管和阻尼耦合,可以獲得規整的、頻率照顧到8kHz或更寬的頻響,獲得很好的音質。但是因為耳道式、深耳道式授話器的體積很小,現在耳道式、深耳道式授話器較難完成200Hz~8kHz的平坦的輸出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