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377-2766
兒童助聽器驗配的具體形式涉及多個環節和步驟,以下是對其進行的詳細歸納:
一、聽力評估
聽力評估是兒童助聽器驗配的首要步驟,主要方法包括:
耳聲發射測試:通過專用設備記錄外耳道底產生的聲音微弱電波,用于評估內耳及聽覺系統功能是否正常。
行為測聽:在安靜環境中,由專業人員引導患兒配合完成一系列行為反應任務,以評估兒童對不同頻率和強度聲音的聽力敏感度。測試方法會隨年齡變化,例如0~3個月采用聽性反射,4~6個月采用聽覺行為反應,6~28個月采用視覺強化測聽,28個月至6歲則可采用游戲測聽。
純音測聽:使用電子儀器以固定頻率遞增的方式給予純音刺激,并記錄其響度與被試反應之間的關系。
聲導抗測試:利用鼓室壓力變化引起鼓膜振動幅度改變的現象來測量中耳傳聲特性,檢測中耳是否存在積液或其他異常情況。
鐙骨肌反射測試:評估聽覺通路中的鐙骨肌是否能夠正常響應聲音刺激,通過施加特定頻率的聲音刺激并觀察相應鐙骨肌收縮反應來驗證功能狀態。
言語識別測試:評估個體區分并正確理解口頭語言的能力。讓受試者聆聽一組單詞或短語,并要求他們重復或確認所聽到的內容。
骨導閾值測試:有助于了解當空氣傳導受損時,骨骼能否支持足夠的聲音傳輸以感知聲音。將探測器放置于乳突處,調整音量至可聞及Z小聲音為止。
二、驗配方式
兒童助聽器的驗配方式主要有兩種:
真耳插入增益測試:通過測量真耳助聽反應探測麥克風來實現。
真耳耦合腔測試:在耦合腔中模擬真耳助聽反應測試,并使用RECD(real ear to coupler difference)值進行校準,以確保助聽器在實際佩戴中的效果與實驗室測試一致。
三、助聽器選擇與調試
選擇助聽器類型:根據聽力評估結果,為兒童選擇合適的助聽器類型,如全耳型、半耳型、骨傳導器式或反射性助聽器等。
取耳印制作耳模:確定助聽器型號后,需為兒童取耳印模,以便制作個性化的耳模,確保助聽器佩戴舒適并能有效貼合耳道。
試戴與調試:助聽器安裝好耳模后,讓兒童試戴并進行初步調試。驗配師會根據兒童的具體聽力情況調整助聽器的增益和頻率響應,以達到Z佳聽力補償效果。
四、效果驗證與評估
助聽器驗配完成后,需要進行效果驗證與評估,包括:
行為測聽:再次進行行為測聽,以驗證助聽器的效果。
言語理解測試:評估兒童在佩戴助聽器后的言語理解能力。
家長反饋:收集家長的反饋意見,以了解助聽器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情況。
五、康復指導
Z后,驗配師會提供康復指導,幫助兒童及其家庭正確使用和維護助聽器,并定期進行聽力檢查,及時調整助聽器的設置和型號。
綜上所述,兒童助聽器驗配的具體形式包括聽力評估、驗配方式選擇、助聽器選擇與調試、效果驗證與評估以及康復指導等多個環節。這些步驟共同確保了助聽器能夠有效地幫助兒童恢復聽力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