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377-2766
什么是助聽器?
顧名思義,助聽器是幫助人耳傾聽的工具。它是一種提高聲音強度的裝置,可以幫助一些聽力受損的病人充分利用剩余聽力,進而補償失聰耳朵的聽力損失。作為聽力康復的一種手段,它不能使聽力障礙患者的聽力恢復正常,但能把聲音放大到患者能聽到的程度,幫助聽力障礙患者更好地與人交流。目前,世界上有近1億聽力障礙者,中國約有2700萬聽力和語言障礙者,估計年增長率為2萬至4萬人。如果加上老年性耳聾和噪聲性耳聾,估計有3000萬到4000萬人需要改善聽力。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會交往的增加,重聽患者對助聽器的需求逐年增加。助聽器技術經歷了四個時代:非電時代、電放大時代、真空管時代和晶體管時代。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數字技術的應用,助聽器可以拓寬患者聽覺的動態范圍,提高患者的聽覺舒適度。它不僅能提高低強度輸入時的信號放大能力和信號分辨能力,還能提高患者在噪聲環境中的語音識別能力,使聽力受損者在噪聲環境中能聽到清晰的語音。
助聽器的使用應該循序漸進。
一步:避免聽力障礙
在熟悉的環境中開始“聽力訓練”課程,仔細閱讀操作說明,熟悉如何使用助聽器。在初幾周,不要在嘈雜的地方佩戴助聽器,如超市或機場。
第二步:慢慢增加佩戴助聽器的時間
首先,不要長時間使用助聽器。在初幾天,助聽器不應佩戴超過一至三個小時。當你感到緊張或疲勞時,你應該取下助聽器,休息幾個小時。在試用期內,每天花更多時間佩戴助聽器是非常重要的,這樣你才能慢慢適應周圍環境的聲音。
步驟3:控制音量
不要把音量調得太高,在很多情況下,這不會提高理解對話的能力,但會導致聲音失真。不要試圖在遠處制造輕微的噪音。在這個階段,如果你能在2到3碼內進行一次一般性的談話就足夠了。
第四步:適應使用助聽器
理想情況下,你的助聽器應該是你身體的一部分,就像遠視、近視眼鏡和隱形眼鏡一樣,但是這個過程是漸進的,需要一些努力,然后你才能把你的助聽器當成朋友,而不是“體外的裝置”
第五步:學會在嘈雜的地方聆聽
助聽器用戶需要能夠像其他聽力正常的人一樣,在嘈雜的環境中集中精力聽他們想要抑制的干擾噪聲。然而,如果你的聽力長期受損,你將暫時失去這種能力。
助聽器用戶的耳朵護理
聽力下降是身體老化和器官老化的表現。在外部助聽器的刺激下,大多數人借助于殘余聽力可以感覺到一些外部聲音。然而,長期使用助聽器將不可避免地導致內耳神經疲勞。長期疲勞會導致內耳神經一次又一次老化,聽力會逐漸喪失。
目前,許多助聽器業務單位沒有依據宣傳佩戴助聽器有利于激活內耳神經和增強聽力。助聽器的好處更多的是心理上的,因為戴上助聽器后,對器官的感知得到改善,然后與人交流就不是問題了。自信心的增強可以減少耳聾心理效應引起的聽力負面影響。
必須保持聽覺神經和器官。這是一個佩戴助聽器的人容易忽視的地方。對于使用助聽器的人來說,尤其重要的是取下助聽器,在休息時滋養他們的聽覺神經,并為耳神經留出足夠的維護時間。
應重視佩戴助聽器的老年人
佩戴助聽器是提高耳聾老年人聽力的重要手段。然而,助聽器不能隨意購買和使用。在穿上之前,它們必須經過嚴格的裝配。在安裝助聽器的過程中,老年人通常應注意以下幾點:
對于新出現的老年性耳聾,不要急于佩戴助聽器。你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的臨床治療。如果仍然沒有改善,你應該考慮再次佩戴助聽器。由于強烈的聽覺刺激,過早佩戴助聽器可能會加重耳聾。
在安裝助聽器之前,專業醫生必須進行全面檢查,并根據聽力損失程度選擇合適的助聽器。不要自己選擇購買,隨意佩戴,以免損傷聽力。
老年性耳聾,雙耳耳聾往往不一致。一般來說,助聽器應該戴在聽力不好的一側,這樣另一只耳朵仍然可以聽到自然的聲音,以保持雙耳聽力盡可能和諧。如果一只耳朵中度失聰,而另一只耳朵已經嚴重失聰,則應佩戴在聽力較好的一側,以獲得佳的聽力效果。然而,對于中度和重度耳聾且雙耳失聰程度相同的患者,建議交替佩戴雙耳以緩解疲勞。
老年人佩戴助聽器的適應期約為3至5個月。在適應期,助聽器的音量應盡可能低。開始時,佩戴時間不應太長。一次應該只有幾分鐘,然后逐漸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