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377-2766
1.聽力測試
由于年齡的影響,在進行聽力測試時,成人和兒童的合作程度有很大的差異,因此在需要測試的項目上也有一些差異。對于成年人來說,因為他們能夠正確理解試聽人員的指示,所以他們只需要進行純音測聽就可以基本滿足助聽器試聽的需要。通過分析空氣傳導和骨傳導曲線之間的關系,可以確定耳聾的性質,并且可以確定是否選擇助聽器。通過分析舒適閾值和不舒適閾值曲線之間的關系,可以確定助聽器的動態聽力范圍和限制助聽器聲輸出的方法。通過分析每個頻率點的空氣傳導曲線的變化,可以判斷聽力損失的程度,并可以確定助聽器的大輸出(助聽器的功率)。需要指出的是,對于老年患者來說,言語測聽應列為一項必要的聽力檢查項目,因為聽覺傳導通路和聽覺通路的聽力也會受到影響。兒童,尤其是年幼的聾兒,由于他們的認知能力不能滿足準確理解各種主要觀察和聽覺的意義的要求,他們的主要觀察和聽覺的準確性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而聽力測試的結果也不能準確反映他們的真實聽覺,這一點必須記住。也正因為如此,客觀方法應該盡可能地加入到兒童的聽力測試中,如聽覺腦干反應、聲導抗、多頻穩態反應等。如前所述,兒童助聽器的測試應參考他們的主觀和客觀聽力測試結果,以使測試更準確。
2.助聽器功能的使用
成年人非常清楚安裝助聽器的目的,因此他們可以主動適應助聽器,并主觀地克服某些助聽器帶來的不適,而兒童通常被動地接受助聽器。他們對助聽器的適應是半強制性的。當他們不愿意戴助聽器時,他們應該采取一些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只有當他們逐漸感受到助聽器的好處后,他們才真正愿意使用助聽器。成年人可以積極調整和發展助聽器的各種功能,因此他們應該在音量設置、程序切換、電池更換等方面有更多的自主權。然而,兒童的情況并非如此。在編程過程中應盡可能地設置它,以防止助聽器出現故障。一般來說,對于初次佩戴助聽器的失聰兒童,沒有手動音量調節功能。該程序應盡可能減少,高低頻補償應平衡。電池盒應上鎖等。當他們或他們的父母熟悉助聽器時;并了解自己孩子的聽力補償,然后逐漸增加一些自我調節功能。
3.驗證和評估
成人助聽器驗配應充分考慮佩戴者的主觀感受。兒童助聽器的安裝更依賴于安裝的經驗。成年人能夠很好地表達他們聽到的聲音信息的質量。因此,對他們來說,助聽器效果的評價應該主要基于功能評價。應注意不同聲音環境下的評估。對于兒童來說,由于缺乏聽力經驗,所聽到的聲音的含義無法正確描述。因此,助聽器效果的評價方法大多基于定量評價。
4.康復指導
由于大多數成年人都有成熟的語言聽力經驗和良好的語言基礎,所以一般不需要語言康復訓練。他們佩戴助聽器后的康復指導主要包括:告訴他們如何使用和維護助聽器,如如何打開和關閉、如何安裝和取出電池、如何調節音量、如何切換程序、如何移除和戴上耳模、如何干燥助聽器等。如何盡快適應助聽器,初次佩戴助聽器時,佩戴時間從短到長,助聽器的音量從小到大,環境從安靜到復雜等。學會使用助聽器,如磁電感應設備、無線調頻系統等。對佩戴助聽器后的兒童進行康復指導,應重點制定聽力訓練和言語訓練計劃,使他們能夠更好地進行聽力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