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377-2766
語言是人腦的高等神經活動,對語言的接受和認知是人的一個主動過程。通過對老年人進行適當的訓練,開發他們的綜合潛能,可以克服佩戴助聽器時早期的聽力不適和聽力不習慣現象,提高社會交往能力,增強助聽效果。
1.首先要知道,老年人戴上助聽器后很難聽清楚每一個字,只要能聽得懂,能交流,不必達到完全的語音識別率。宜采用近距離(1M以內)降低語言聲音的交流方式。
2.決心和耐心是助聽器效果好的保證。開始在家里和家人面對面的交流。你家人的聲音要慢而清晰,你的句子要簡單易懂,要有耐心和善意,讓老人感到溫暖。當你聽懂了80%的對話,你就可以提高你的語速了。注意不要讓老人勞累,避免與老人長時間交談。
3.因為助聽器的聲音和原聲是有區別的,所以要適應一段時間,開始每天佩戴1 ~ 2個小時,3個月內逐漸增加佩戴時間,讓我們在聽到自己的聲音和室外的聲音后,可以和人更多的交談,直到全天佩戴。
很多人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戴眼鏡的程度越來越高,視力越來越差,所以推斷戴助聽器后聽力會越來越差。好好想想。如果不戴眼鏡,視力會提高、保持不變還是繼續下降?老花眼不戴眼鏡,隨著年齡的增長,“老花眼”也會越來越重,這是視覺功能惡化的必然結果;同樣,近視不戴眼鏡也會加重近視程度。聽力也是一樣。需要助聽器而不需要助聽器,只會加重聽力困難,加速聽力惡化的過程。另一方面,佩戴合適的助聽器本身并不會導致聽力越來越差。